一、环境诱捕法
食物诱捕使用小飞蛾、面包虫等昆虫,系在细绳或容器边缘,放置在蜥蜴常出没的路径(如草丛、墙角)。蜥蜴对移动食物敏感,易被吸引进入陷阱。
对于树栖蜥蜴,可用系昆虫的鱼线或活结钓竿,从后方或上方诱捕。
环境改造
在蜥蜴洞穴或活动路线设置水潭(如用喷水装置模拟降雨),蜥蜴为饮水会主动现身。此方法需耐心等待,适合温带地区。
二、物理捕捉法
徒手捕捉
适合小型蜥蜴(如壁虎)。用大手套或宽面网兜,从蜥蜴背后或腹部轻柔捕捉,避免直接用手抓取。注意蜥蜴可能因惊吓逃跑,需保持安静。
对于较大种类(如变色树蜥),可用长柄工具(如长竹竿)从后方挑逗,配合活套或网兜捕捉。
工具辅助
长柄工具: 加长普通蝇拍至1-1.5米,或用带叶柳枝条击打蜥蜴使其暂时僵直,迅速捕捉。 容器捕捉
三、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蜥蜴可能携带寄生虫或毒液,建议佩戴手套,避免被咬伤。
捕捉后及时清洁双手,防止感染。
习性利用
多数蜥蜴在清晨或傍晚活动频繁,可优先选择此时捕捉。
避免在蜥蜴冬眠期(冬季)捕捉,此时行动迟缓且易受伤。
后续处理
捕捉后放入密封袋,提供湿润环境(如湿纸巾)保持体表湿润。
长期饲养需提供浅水环境、晒过的石头和适当温度(25-30℃)。
四、补充说明
法律与道德: 野生蜥蜴多为受保护物种,捕捉前需确认当地法律法规,避免非法猎捕。 替代方案
通过以上方法,可根据蜥蜴种类和栖息环境选择合适策略,既保证效率又尊重生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怎么抓野生蜥蜴】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