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猫的来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一、起源背景
时间与地点布偶猫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育种者安·贝克(Ann Baker)开创性培育。
初始繁育
安·贝克从一只名为约瑟芬(Josephine)的白色长毛母猫开始繁育。约瑟芬因车祸后性情温顺、疼痛耐受性强,安·贝克通过与其交配(包括与伯曼猫、波斯猫等品种)培育出具有布偶猫典型特征的后代。
二、品种命名与特征
名字由来
布偶猫的名字来源于其被抱起时身体柔软如布偶的特性,最初被称为“Raggedy”(意为“破旧的布娃娃”),后改为“布偶猫”。
外貌与性格
体型庞大,成年公猫体重9-10公斤,母猫6-8公斤,是现存体型最大的家猫之一。
皮毛呈半长毛状态,重点色分布(海豹双色、巧克力双色等)为其显著特征。
性格温顺、对人类依赖性强,被誉为“仙女猫”“小狗猫”。
三、品种发展与认可
早期注册与推广
1965年,布偶猫在美国爱猫协会(NCFA)注册,1971年猫爱好者协会(IRCA)成立。2000年获得国际猫展冠军认证,逐渐被全球认可。
基因改良与标准化
经过多代繁育和基因筛选,布偶猫的温顺性格、蓝眼睛等特征得到稳定遗传,形成现代品种标准。
四、其他争议与影响
品种名称争议: 早期文献中“Raggedy”与“布偶猫”的命名存在差异,但后者更符合其性格特征。 全球传播
布偶猫作为人类定向培育的品种,其发展历程体现了遗传学、行为学与人类情感的结合,现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布偶猫的来源是什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