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金丝猴是一种极具科学和生态价值的珍稀物种,相关说法和特征可总结如下:
一、学名与分类
学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英文名:Guizhou Golden Monkey
分类: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与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存在杂交关系。
二、别称与形态特征
别称:灰仰鼻猴、白肩仰鼻猴、牛尾猴等。- 外观:
脸部灰或浅蓝色,鼻孔朝天(仰鼻猴特征)。 - 肩膀、上臂、头顶覆盖金黄色毛发,四肢、背部为灰黑色,形成"马赛克式"毛色。 - 体重可达15公斤,体长约1.5-2米。
三、分布与保护
分布范围:仅分布于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体包括江口县、松桃县、印江县等地。-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比大熊猫更稀有。- 现状:目前存栏约800只,其中5只为人工繁育,4只来自野外救助。
四、科学价值与意义
起源研究:2023年科学家通过基因组分析,揭示其可能由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的祖先与川金丝猴杂交起源,形成约180万年前的新物种。- 毛发颜色:黑色素比例决定毛色,川金丝猴(R. roxellana)因高褐黑素含量呈金色,滇金丝猴因低比例呈黑色。- 经济价值:骨可用作名贵药材(械骨),毛皮可制裘。
五、文化象征
被誉为"山间精灵""中国宝贝",是贵州文化的重要象征。
注:黔金丝猴的"地球独生子"称号源于其全球唯一性,但更准确的科学名称应为"中国特有珍稀物种"。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黔金丝猴有什么说法】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