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断奶的兔子饲养需注意以下关键方面,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饲养环境管理
温度控制
断奶初期(2周内)保持15-25℃,之后根据日龄调整至不低于环境温度(KTC)。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防暑降温。
避免环境潮湿、通风不良或强光直射,防止应激和疾病。
清洁与消毒
每日清理兔舍,更换垫草,食具、水槽每3-5天用高锰酸钾水消毒。
定期进行兔瘟、巴氏杆菌等疫苗接种,球虫病高发期(断奶后3-4周)添加地克珠利等药物预防。
二、饲料与营养管理
饲料选择
采用幼兔专用饲料,粗纤维12-14%、蛋白16-18%,可添加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预混料。
青饲料(胡萝卜、菠菜)需洗净晾干,精饲料(麦麸、玉米)可少量添加鱼粉、豆饼提升营养。
喂食原则
采用“早多午少晚吃足”原则,每日喂4-5次,随吃随喂,避免剩食。
饮水要充足,夏季加食盐,冬季温水,冬季饮水量可增加至体重的0.2-0.4千克/天。
过渡与调整
逐渐减少母乳比例,从断奶前3-5天开始,避免突然断奶。
观察食欲、粪便,调整喂食量,体弱兔只可单独饲养。
三、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
日常观察
密切关注精神状态、食欲、粪便(是否正常)、粪便形状(干燥或稀溏)。
发现异常(如呕吐、腹泻、精神萎靡)需及时隔离治疗。
疾病防控
断奶前后至3月龄为球虫病高发期,需在饲料中添加地克珠利、敌菌净等抗球虫药。
每周进行粪便检测,发现球虫病阳性兔只立即淘汰。
防止巴氏杆菌病通过饮水消毒(每千克体重0.2-0.4千克/天)和疫苗接种。
四、其他注意事项
社交与互动
幼兔虽小,但仍需适当社交,避免长期单独饲养导致行为问题。
分群管理
按性别、体重、强弱分群饲养,避免弱兔被强兔挤压。
运输与转群
转群时保持安静,避免应激,运输工具需清洁消毒。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断奶幼兔的成活率与肉质。若发现持续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兽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兔子断奶如何养】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