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龟的量刑标准,需根据具体行为性质和情节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非法猎捕、杀害陆龟的刑事责任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陆龟,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
若行为导致陆龟死亡、严重破坏生态或存在其他恶劣情节,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
如使用禁用工具、在禁猎区猎捕等加重情节,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陆龟的刑事责任
一般情节: 与猎捕、杀害行为相同,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特别严重:同上述量刑标准。
三、其他相关情形
私人饲养若私人合法饲养(如人工繁育、科研用途),不构成犯罪,无需判刑。
特殊许可情况
因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经批准的特殊情况,可免予刑事处罚。
走私行为
走私陆龟(如赫尔曼陆龟)属于《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的犯罪,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四、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特殊情形需经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总结
陆龟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刑事处罚以危害程度为核心。若涉及猎捕、杀害、非法交易等行为,可能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涉及走私等特殊情形,处罚更重。合法饲养行为则不受刑事处罚。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养陆龟怎么量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