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9“陆行龟”重型突击坦克是二战时期英国为突破德军坚固防御而研发的超重型坦克,其设计特点和局限性可总结如下:
一、设计背景与目标
开发时间:1944年,二战期间。
核心目标:突破德军战壕和防御工事的阻力,尤其针对德军的88毫米坦克和防炮能力。
二、主要性能特点
防护能力正面装甲达228毫米,炮盾装甲强化,可抵御88毫米炮弹;
采用分装式炮弹(弹体与炸药分离)技术,搭配风帽穿甲弹(APCBC),测试中显示可击穿1000码外的豹式坦克。
火力配置
搭载改良自QF 3.7防空炮的QF 32磅炮(94毫米口径),发射14.5公斤弹体穿甲弹;
配备同轴机枪、车头机枪及防空机枪,但实际作战中因机动性不足,防空能力未充分发挥。
重量与动力
体重78吨,仅配备600马力汽油发动机,行走速度极低,且燃油续航短;
由于重量过大,运输和部署极为困难,最终未实现量产。
三、局限性
机动性差: 速度慢、燃油效率低,无法满足快速机动需求; 运输困难
设计偏向防护:装甲厚度远超机动性需求,实际作战中更侧重防御而非机动打击。
四、历史评价
尽管“陆行龟”在防护性能上有所突破,但其设计理念与二战后期对机动性和火力均衡的需求脱节,最终因技术瓶颈和战略调整而取消生产。其存在更多体现了二战期间技术条件下的创新尝试,而非实用型坦克的典范。
综上,“陆行龟”是防护能力突出的概念车,但受限于技术、动力和战术环境,未对战场产生显著影响。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陆行龟怎么样】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