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蜥蜴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精细的步骤,包括解剖、防腐、填充、塑形和定型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的详细步骤:
一、标本准备
选择标本选用25cm左右的蜥蜴,建议使用淹死或麻醉后的个体,避免挣扎损伤标本。
初步处理
整体浸没在4%KOH溶液中煮沸30分钟,软化皮肤和肌肉;
或者用0.5%-0.8%过氧化钠溶液浸泡去除内脏,避免使用高浓度NaOH导致骨骼散落。
二、解剖与脱皮
解剖操作
用解剖刀整皮剥除蜥蜴,去除头部、内脏和四肢,保留脊柱;
将脊柱沿竖脊肌正中切开,形成前后两部分。
脱皮处理
清洁开切后的蜥蜴表面,尤其是头部易收缩部位,用酒精浸泡辅助脱皮。
三、填充与塑形
骨架制作
根据皮肤尺寸制作骨架,可用泡沫塑料或竹签固定脊椎和四肢;
头部填充棉花或超轻粘土,下巴和脖子处需塑形以保持自然褶皱。
细节处理
用油泥或假体填补皮肤凹陷处,模拟皮肤纹理和肌肉褶皱;
四肢填充超轻粘土,注意预留收缩空间,干燥后调整形态。
四、防腐与定型
防腐处理
整体浸没在10%福尔马林中固定1-3个月,期间换液防腐;
骨骼部分可用40%酒精浸泡消毒。
脱水与浸蜡
用丙醇石蜡混合溶液或石蜡溶液脱水,达到透明状;
冷却后定型,长期保存可保持原有色彩。
五、后期修饰
上色处理
在干燥标本上色,恢复皮肤色素和斑纹;
可使用食用色素或专业标本染料。
细节调整
用镊子调整皮肤褶皱和肢体姿势,确保自然逼真;
用透明胶水加固关节部位,防止标本变形。
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操作4%KOH、甲醛等化学品时需佩戴防护装备; 规范操作
替代方案:若条件有限,可用石膏或假肢替代部分结构。
通过以上步骤,可制作出形态逼真、保存较久的蜥蜴标本。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怎么制作标本蜥蜴】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